
步入2024年,演唱会成为了酒企热捧的营销方式。相比话题较少,消费节律性较强的白酒行业,明星经济显然能制造更多话题、带来不少销量。然而,酒企举办演唱会虽然很火,却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不少业内人士都指出,“酒企投演唱会很多都是亏钱的”。
作为大型演出活动,举办演唱会本身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未能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亏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酒企在举办演唱会时,如何做才能少亏、不亏甚至盈利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想要让举办的演唱会最大限度盈利,无非是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去努力。节流的同时积极开源,最终都能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综合效益。
严控成本,让投入更有效
白酒企业举办演唱会的成本普遍较高,主要包含明星选择、场地租赁、舞台设计安装、现场会务服务等板块,严格控制好这些板块的支出,就能有效降低成本投入。
以明星选择板块为例,在全民娱乐的时代,明星歌手的数量非常多,风格和特点也千差万别。白酒企业选择的明星歌手,一般具备号召力强、怀旧情怀浓厚、作为老派等特点。换言之,作为特殊消费品经营企业,考虑到消费受众的特点,白酒品牌愿意合作的明星歌手绝不是新生代流量明星。这一方面扩大了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也为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白酒企业可以根据品牌定位和预算,选择具有市场号召力但价格相对合理的明星。就目前的明星生态来说,想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同时,在与明星进行合作时,在合作模式上也可以进行大胆创新。综合运用分成模式、版权合作等模式,充分降低一次性投入的成本。
在场地设置方面,也有不少可以操作的空间。例如,可以根据演唱会规模和受众分布灵活选择适合的场地,避免盲目追求大型场馆增加成本。某些知名歌手具备相当的号召力,不少场馆会看在表演者的名气上,会免费提供场地。这些可能性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而在场地布局方面,主办方也可以合理规划布局形式,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摆设。同时,演唱会搭建供应商应当多找几家进行竞价,力求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合作供应商。
演唱会的人员密集程度是非常高的,这当然离不开安保、现场服务等会务服务人员的支持。想要节省一部分成本,这些人力成本是不可忽略的项目。演唱会活动的特殊性,让高比例志愿服务成为可能。主办方可以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参与现场服务,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
积极开源,持续放大营销效果
在精细化控制成本的同时,采用各种举措持续放大营销效果,也可以让活动收入显著增加。
想要收获好的营销效果,首先应该精准定位目标受众。酒企主要经营的产品是什么,针对什么年龄段什么消费偏好的消费者必须要搞清楚。因为这不仅影响着合作明星的选择,也决定了演唱会现场效果和动销结果。举例来说,面向中产的高端白酒品牌,显然不应该选择草根形象的歌手来合作。符合品牌和产品调性,才能有更好的预期。
创新营销策略。演唱会最重要的可创新玩法无疑是门票。之前已经举办过的不少酒企赞助演唱会,都推出了“买酒赠票”“抽奖赠票”等创新玩法,将门票与销售额深度捆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销售业绩。除此之外,现场的营销互动和品牌露出也应该被重视起来。譬如设置互动品鉴区、文化展示长廊等模块,可以深度传递品牌文化内涵长远地影响到消费者心智。又比如现场抽奖、互动品酒等活动的设计,可以活跃气氛强化交流。这些服务模块的推出,可以显著提升现场服务体验,给观众别样的参会体验。
后期传播和效果评估。白酒演唱会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营销活动的终结。相反,一场活动的举办,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推广和活动总结。白酒行业天生缺少话题性,与明星演唱会深度绑定可以让品牌有更多曝光机会。而这些深度的传播内容,也可以为品牌带来一定动销。同时,酒企对活动的复盘也可以让其对演唱会细节的把控更为精准,为后续举办同类活动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总之,酒企在办演唱会时需要在前期规划、成本控制、营销策略和后期传播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细致安排。通过精准定位、优化成本、创新营销和提升服务等措施,酒企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演唱会亏损风险并追求盈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