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月19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过123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亚洲首部过百亿的影片。
这泼天的大喜事,必须开瓶梦之蓝,一起举杯,为这场热血又精彩的神话盛宴干杯!
随着电影热映,太乙真人的酒壶、结界兽的三星堆青铜纹样、山河社稷图的泼墨山水等东方美学的代表性意象也火遍全球。酒作为其中最鲜活的元素,既承载着古老文明,又通过现代动画技术获得新生。
既然已有美酒,那时有怎样的酒文化,喝的是什么酒,用什么样的酒器,又有怎样的酒礼?
其实在《哪吒》系列电影中,就有许多设定可待挖掘。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太乙真人携灵珠降世,在宝莲前等待孵化时,被不怀好意的师弟用下药的酒诱惑,最终喝醉耽误哪吒的正常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不仅仅是饮品,更是连接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交功能。太乙真人嗜酒的形象,正是对这种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也隐喻了哪吒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领悟到的“打破偏见、勇敢做自己”的价值观。
但若将酒简单视为“误事之源”,便错失了其中深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酒亦是如此,它常常引发震动,同时也能深深的影响后世。
传说有一年,吕洞宾骑着白山羊,带着仙禾穗,驾着五色祥云周游四方。一日路过白洋河上空,远远飘来一阵醇美酒香,瞬间酒瘾大发。吕洞宾在痛饮十几坛美酒后,方才尽兴。
由于酩酊大醉,走时竟把坐骑白山羊和仙禾穗都丢下了。酒醒后,吕洞宾也无颜回去索取,算是还酒钱。从此,白山羊和仙禾穗就在白洋河岸边落了户,这一带连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酒香更浓。人们认为是白山羊和仙禾穗给白洋河带来的福音,因此至今洋河酒商标上还镌刻着“羊·禾”的文化印记。
除了各类设定以外,电影中的酒具也值得细细品味。在哪吒出生时,太乙真人喝酒的容器宽肚大腹,壶口较小,原型就是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
在哪吒生辰时,酒宴上则出现了造型优美的饮酒器觚,这种觚是一种常见的饮酒器具,通常长身侈口,细长颈、腹部较窄,口、底部为喇叭状。这种造型不仅美观,还便于手持和倾倒酒液。
而在洋河地区出土的酒具文物,也有许多与电影中十分相似的酒具。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鬹、龙山文化宗墩遗址出土的黄陶鬶、罍、黑陶碗、西汉时期的漆耳杯、明清时期的陶瓷整套酒器,不同时期的洋河酒文物所呈现的不同样式与风格,无不体现着“酒具”文化的独样魅力。
当时间来到现代,酒具文化依然魅力无穷。洋河酒具在完美融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饮酒文化。
洋河·梦之蓝酒具由“光明磊落杯”、“天地盏”、“百川壶”三个部件构成,“杯、盏、壶”放在一起,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正式宴请场合,举杯共饮,配合梦之蓝酒具可行“圆梦酒礼”。当我们将目光从银幕上的幽默场景转向真实的酿酒过程时,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复杂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同样令人惊叹。
在电影中,虽然未详细展现酿酒过程,但通过对酒品的描绘,依然可以窥见一二。太乙真人所饮的酒,无论是从色泽、香气还是口感上,都透露出中国传统白酒的特色。
在洋河古老的101车间,至今仍保持纯手工酿造,在工业化的当下,全流程纯手工方式酿酒,从五粮甄选,到原粮清蒸,到蒸馏、接选,传承古法137道工序,采用“22335”洋河绵柔酿造核心技艺。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中国传统白酒的精髓,这里孕育了绵柔技艺的“火种”,也诞生了像梦之蓝手工班这样的中国高端年份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