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2日,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简称“中国食品院”)与广西国晶酒业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基于分子感知科学的茶本酒风格表征体系构建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项目通过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为主任委员,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教授、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张五九教授、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健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赵海锋研究员、四川轻化工大学黄治国教授、广西酿酒协会程劲芝理事长担任鉴定会委员。中国食品院首席专家王德良,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耀林,广西国晶酒业常务副总经理吴健,中国食品院酿酒部研发副总监薛洁等领导和项目完成人员参加了鉴定会。广西国晶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苏峰和中国食品院于佳俊高工分别做了项目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
陈耀林总裁在致辞中指出,广西凌云县是中国名茶之乡,有千年的种茶历史,茶本酒是以100%的凌云白毫为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而成的蒸馏酒,带有丰富的茶叶中特有的萜烯类物质,呈现浓郁的甜香、木香和宜人的花果香气。茶本酒的科技创新,对中国茶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答疑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建立了基于分子感官科学的茶本酒品质风格表达体系,揭示了萜烯类化合物在茶本酒茶香特征中的关键呈香机制、互作机制和演变机制,清晰表达了茶本酒“茶香”与“酒香”的融合,筛选了适宜高多酚环境的增香酵母,优化设计了涵盖茶本酒酿造全过程的工艺方案,揭示了茶本酒具有饮后代谢速度快、血液中乙醇浓度峰值、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低的“一快三低”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消费者科学的品质表达体系,为茶本酒市场拓展提供了量化支撑和科学依据。中国食品院首席专家王德良总结时指出,作为国家级的科研院所,中国食品院积极响应国家“做大做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号召,从2021年起就开始和广西国晶酒业开展在茶酒融合创新方面的科技合作,本项目是双方合作重要成果之一,项目成果对提升企业效益、丰富酒类产品结构、支撑乡村振兴,助力茶和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